耕读大道为学校主干道,以“耕读”为路名,是践行学校“耕读强农、与时俱进”的办学理念,既体现农业院校特点,又激励师生充分发扬“勤耕苦读”的优秀传统。
【路名内涵】
我校1902年办学以来,始终重视耕读教育,亦耕亦读、时耕时读成为我校重要的育人特色,凝练形成了“耕读强农、与时俱进”的办学理念。耕读强农,即通过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,弘扬中国优秀耕读文化传统,强化独特育人特色,培养学农知农爱农人才,打造“福农”特色品牌。与时俱进,意思是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。出自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的《中国伦理学史》,他把散见于中国古书中的“与时偕行”“与时俱化”“与时俱新”等激励人的说法概括综合为“与时俱进”。与时俱进要求我校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并突出办学特色。
【关于“耕读”】
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士人躬耕的记载。《论语·子路》载“樊迟请学稼”,《说苑·立节》载有“曾子衣敝衣以耕”。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提倡士人应耕读并举,许行不仅自耕自食,还带领学生从事农耕劳动。西汉扬雄提出,耕不仅是谋生的方式,从中也可以体悟道与德,《法言·学行》中说:“耕道而得道,耕德而得德。”北宋时期,宋仁宗颁布劝耕劝读政策,鼓励士人、农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,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,促使各地普设各类学校。这样一来,便把士人、农家子弟与家乡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,使得耕读相兼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,逐渐形成重视耕读的传统。
【福农耕读文化】
耕读文化是福农在12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,经过历史沉淀、人文累积,所形成的价值取向、信念目标、理想追求。其中,耕读文化一直是福农文化的主旋律。强国之道,首重实业,而实业尤以农务为本,从1902年兴办蚕务学堂,到2022年的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,历经百廿春秋。期间,历经校址、校名更替,掌门易人,虽筚路蓝缕,但初心不改,仍以农桑为本,晴耕雨读。“耕读”这一至理,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福农人。福农耕读文化是一代一代福农人的坚守,更是一代一代福农人的一种精神、情怀和信仰。现校内以“耕读”命名的社团、场所有耕读园、耕读书屋、相思岭耕读书院、青年教师耕读书院、耕读讲坛、青马耕读社等。
耕读讲坛
相思岭耕读书院外景
耕读书屋
【耕读传家】——福农精神的历史回顾
有一种精神存于天地,在时间长河里璀璨生辉。泱泱百廿福农,如果要问薪火相传的是什么,那就是“耕读”二字。
福农肇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闽浙总督许应骙在耿王庄创办的农桑总局,附设浙股、粤股蚕务学堂。学堂以农桑为本,办学始理、实二分,理论教学聘请杭州蚕学馆教师,实践聘请广东技师,学生半耕半读。
作为福农的一源,协职初兴于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的培元书院。书院虽为西学东渐的产物,但协职历来就是没有饭吃农村孩子读书的学校。《美以美会在华一百年》写道:“协职是一所在新领域里勇敢实验的学校,学校只有两名工友,学生自己做大部分的日常生活工作,每一学生每周至少要体力劳动六小时,学生每天都有一部分时间参加在农田、园地、禽畜饲养场劳动。”
新中国成立后,福州农校将农业社当大课堂。《福建日报》1958年3月4日第三版报道:“每逢春耕、夏种、秋收、冬种等农事季节,福州市郊晨光农业社、黎明农业社和鼓山第五农业社广阔的田野上,布满了福州农校的学生。学生们天蒙蒙亮下田,摸黑回校,学校将农业社当作大课堂,组织学生向农民学习各种耕作技术。同时也使学生把自己学到的书本知识,拿到实际中去印证提高。”
以上事例,不胜枚举。耕读一直是福农精神的主旋律,这种精神一直被有意无意地保留下来,形成的一种风气,成为福农一种景象,一种习俗,一种教化,一种态度,一种操守。
在漫漫百廿历史长河中,福农历经校址、校名更替,掌门易人,虽栉513风沐雨,筚路蓝缕,但初心不改,仍以农为本,晴耕雨读。
福农历任掌门,在思索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时,大都不约而同地传承了“耕读”二字。当这些掌门人,在思索学校的校训、校歌、校风、办学理念、办学目标、校园文化等学校精神层面的顶层设计时,自然而不自然地选择了“耕读”,真可谓“耕读传家”。
“耕读”是一代一代福农人的坚守,更是一代一代福农人的一种精神、情怀和信仰。以下我们采撷了福农历史上部分校训、校歌等资料,以证“耕读传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