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在充分调研、系统剖析的基础上,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需要,高标准制定了学校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形成“1+9+11”的“十四五”规划体系。以群建院,调整机构,设置了党政管理机构15个,教学科研机构16个,其中二级学院11个。在此基础上学校建立完善的目标链和标准链,包含学校层面6个诊改要素54个质控点、专业层面6个维度34个质控点、课程层面8个维度48个质量点、教师层面4个维度138个质控点、学生层面5个诊改要素的16个质控点;完善“学校-学院-专业”三级治理体系,大力推动绩效目标量化考核与自我诊改相融合,形成了“事前-事中-事后”一体化的督查机制。
学校根据“产业链-专业群-人才链”的思路,构建“国家、市级、校级重点”3层并进的专业建设体系,形成以模具设计与制造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两个国家“双高”专业群为引领,带动8个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发展的“2+8”专业群结构布局。按照国家、市级、校级层次制定专业建设标准,形成专业建设目标链和标准链。围绕目标链、标准链,形成了专业成面6个维度34个质控点的专业质保体系。
课程建设突出能力为本,重点推行项目化、进阶式、模块化教学。学校出台《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》《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》等文件,按照课程规划方案,分类制定国家、市级、校级3个层次的课程目标和标准,及时将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纳入目标标准,按学年进行动态调整。围绕目标链和标准链,通过“一页纸”工程采集状态数据,从课程团队等8个维度48个质量监控点开展课程诊断与改进。课程成面突出“能力标准”编写优质教材,聚焦“课程思政”做好有机融入,深化“校企合作”凸显产业元素,立足“弹性学习”开发新型态教材。全校800余门课程制定了建设方案、年度计划和建设标准,采用蓝墨云班课、智慧职教等平台,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形成数字资源共计54512个,达2433GB。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线上线下跟踪,建立3级督导机制,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。
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,锚定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总目标,制定教师准入标准、师德标准、培养与培训标准、职称晋升标准、激励标准和考核与评价标准,形成上下贯通的6级目标链和标准链,并逐层有效传递至教师个人。以教师“引进-培养-成长-发展”职业发展规律,实施5级分类管理、团队培育,通过依托质量管理和人事系统两个平台,开展过程考核、年度考核、聘期考核3项考核任务,通过制订个人发展规划,从师德师风、教育教学、教科研研和教师发展4个维度138个质控点进行预警。
学校创新“三为育人”理念,引导学生踏实为人、用心为事、积极为业。制定《学生全面发展诊改实施方案》,按照“树立一个职业理想、学好一门职业知识、练好一种职业技能、涵养一种艺术品质、热爱一项体育运动”五个方面建立涵盖5个诊改要素16个质控点的学生成长质量监测指标体系,构建起学生全面发展质量保证体系,先后出台《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》《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》等过程性管理制度34个,构建了“1+9+N”“五育并举”育人质保体系,有效开展学生诊改工作。
近三年投资4000余万元,建成“万兆骨干、千兆终端”WIFI全覆盖,出口带宽达20.15GB,存储容量达217.6TB的智能化校园网络;基本建成“大人事”“大学工”“大教学”及“一站式”网上服务大厅等智慧服务平台;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,核心课程45门,资源总数达17427个资源;搭建了蓝墨云、智慧职教云等教学平台,全面支持教师备课、上课、交互、辅导、作业、考试、评价、教学改进、学习分析;实现了学校、专业、课程、教师、学生五个层面教学方式数字化、数据采集无感化、实时预警智能化。
通过诊改工作强化质量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,发挥引擎驱动作用,从制度、环境、行为三个维度构建了学校质量文化体系。一是完善诊改质量管理制度。出台绩效考核方案,大力推动绩效考核与自我诊改相融合,动态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,持续反馈和评价教学工作,形成质量保证内在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,引导学校各级办学主体真正把“事事有人管,全程有人管,人人都是管理者”的全面管理理念落到实处。二是培育诊改质量文化理念。将质量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,厚植文化基础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促进学生成长成才,打造人人出彩的良好氛围。不断增强师生满意度、获得感,形成学校自身的“免疫与修复”保障系统。三是加强五纵五横外部协同行为。建立“纵向五系统、横向五层面、一支撑平台”网络化覆盖。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、在校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参与诊改工作,实现人人参与、全过程参与的目标,推动诊改工作常态化。